花街柳巷 探秘名噪一时的红灯区(2)

花街柳巷 探秘名噪一时的红灯区(2)

新浪旅游

微博

|

2012年06月05日10:34

苏州 花街柳巷勾栏处

花街、柳巷、勾栏巷,光听这些名字就知道以前是玩什么的,皆旧时官绅权势人物冶游之区也。岁月变迁,昔日的销金窟,今日已成古城中的民居一隅。

如今的花街柳巷丝毫不闻脂粉气息,难得的在闹市区中心如此的安静。喧嚣的养育巷,使徒堂里唱诗班的歌声犹在耳边萦绕,拐入柳巷,一下子静了许多。

新浪旅游配图:曾经的繁华不在 摄影:东徐一小草

每次走进大石头巷,总有些说不清的敬畏感,抑或是公门捕快所在地?之所以叫大石头巷,据说是一块大的陨石落于此。

巷内有一家青年旅舍,名就叫“浮生四季”,这屋子原先就是沈三白曾经和芸娘生活的地方吧。那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背包羁旅族那听到芸娘亲切的问候吗?

新浪旅游配图:浮生六记之浮雕 摄影:枕边书

从三山街走进幽兰巷。所谓幽兰巷,就是以前的“勾栏巷”雅称。这个类似于在清代乾隆时候,苏州来了次地名的去俗入雅化运动,横扫过一切被认为粗俗的街巷名称,在意识形态上将之拔高。

新浪旅游配图:老门坊 摄影:游尘凡心

即把老百姓平日里口头上叫习惯的通俗地名,全部改成比较文雅带有诗意的谐音地名,随便举几个例子:羊肉巷——养育巷;陈麻皮巷——乘马坡巷;油抹布巷——游墨圃巷;牛屎弄——由斯弄;狗肉巷——钩玉巷……

不过这就是勾栏处,到了民国时期,还是出了不少名人的,居民素质层次比较高,有医学博士、有名律师;有设计铁路的,有大学教授。

新浪旅游配图:老宅一景 摄影:游尘凡心

大多是独门独户,浓绿的爬山虎攀满了院墙,黑漆木门终年紧闭,难窥其宅内之深浅。即使在白天,小街也寂静得渺无声息。

1

2

3

4

5

6

【新浪旅游声明】本文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
相关推荐